從世界審計發展史長河看 ,近 、現代審計都形成了國家審計 、民間審 計和內部審計三足鼎立 、多姿多彩的格局 。特別在現代審計階段 ,民間審 計可謂獨領風騷雖然審計監督制度在我國有著長達三千余年的歷史(陳 達時 ,1999) ,但在改革開放之前占據主要地位的依然是國家審計。1978 年12月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國改革開放政策 。隨著城市經濟 體制改革的持續進行 ,企業逐漸成為利益主體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 人,我國同國外的經濟交往和利用外資項目越來越多 ,民間審計作用因此 日益凸顯 。財政部1980年12月23日發布的(關于成立會計顧問處的暫 時規定> 揭開了新中國民間審計的序幕 ,我國民間審計制度的恢復從此開 始按照財政部的規定 ,會計顧問處是由注冊會計師組成的 ,是承辦會計公證 、咨詢等業務的獨立單位。顧問處是新中國會計師事務 所(以下簡稱事務所)的萌芽 。最初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發端十外商投資企業 。根據1980年12月 24日頒布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實沲細則> ,外商投資企業的出 資證明書 、年度會計報表和清算會計報表的審計事項成為事務所的第一批 法定收務 。從1981年恢復沒行國庫券開始 ,中同的資本市場從無到有 , 逐步走上發展的道路。隨著我國第一家股份公司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 司于1984年成立' 新中國股份制公司止式出現了 ;隨著上海飛樂音響 公司于19年12月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新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股份 有限公司誕生了;隨著1986年9月26日 ,工商鋃行上海信托投資公司靜 安證券業務部正式掛牌買賣上海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只股票 ,新中國第 次股票買賣開始了 ;隨著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證券交易所 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式哲業 ,新出資本市場逐漸形成并得到蓬勃發 展 。至2003年12月31日止 ,我國境內上市公司數(A 、B股)已達 1287家 ,股票市價總值為4.3力億元,超過我的50% ,在經濟牛 活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
資本市場的出現為中國注冊會計師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中國注冊會計 師從此有7真正意義上的用武之地 ;資本市場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年輕的注 冊會計師行業的快速發展。雖然需要注冊會計師提供專業服務的領域很 多 ,如外商投資企業 、股份制試點企1 、全民所存制承包經營企業 、國有 企業和上市公同審計 ,國有資產評佔 ,企業驗資,企業發行債券 ,外匯管 理 ,稅收征管和1:商年檢等 ,但上市公司作為股份有限公司,因兩權分離 最為徹底 ,涉及的經濟利益主體最多 ,所以是注冊會計師最能發揮作用 、 最有意義和巖負責任之領域 。在此領域 ,注冊會計師主要提供審計服務 , 即對上市公司為降低信息不對稱時披露的財務報表進行鑒證 ,發表專業意 見 ;將值得信賴的會計信息傳輸給股東 、債權人等倍息使用者。要求上市 公司聘用獨立的注冊會計師對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審計 ,也是各國證券制度 下的通例 。由亍對上市公司的價值評估相當大程度上是由公司的財務經營①對于誰是屮同第.家股份有限公司存在若不R的宥法 。中導宥法是北塊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為是深圳市卡安帝業(集團)股份打限公司u因據她考證,深圳市寶安企業 (集團)股份有限公同雖然6月才上市,但它卻成立于1982年11月狀況所決定的 ,財務狀況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市場對公司及公3所發行的正券的價值的評估和預期 ;由于“兩權分離”而產生代理問題 ,公司投資 者與管理層存在利益沖突 ,所以 ,為了避免出現公司管理層“自編自導自演”的獨角戲局面 ,引入獨立的外部會計師對公司編制的財務報表進行審 計就成為一種現實的 、理性的制衡選擇 ,并在一定程度上紓解了證券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狀態。據統計在1997年 ,雖然105家具有證券 、期 貨資格的事務所只占全國事務所的1.57%,但卻擁有全國10%的執業注 冊會汁師,集中了注冊會計師行業較高層次專業人才的20% ,從業人員 逾白人大所的80%集中在這105家之中 ,業務收人占全國的30% ,承擔 了全部證券業務3至200(丨年底 ,具有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事務所78 家執業會員屮具有證券 、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注冊會計師1659人其總規模已經超過兩方發達國家的水平易宗(2002)在對我國審計市場 集中度統計研究屮發現 ,排前20名的事務所全部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 資格n可見 ,具有證券 、期貨資格的事務所的水平代表了全行業的水平 , 其執業質量代表了全行業的質量 ,他們對全行業具有戰略意義 。可以毫不 夸張地說 ,異有M券期貨相關業務從業資格的事務所(以下簡稱證券資格 所)和注冊會計師是我M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領頭羊 。
雖然天堂鉺的天使并非個個好模樣 ,但異常的是 ,作為“對公眾的最 大烕脅”的市計失畋卻以極不合理的頻率出現 。隨著北京長城 、瓊民源、 紅光實業 、東方鍋爐 、黎明股份、鋃廣復等造假案件的頻頻曝光 ,泮冊會 計師作為降低會計信息不對稱,增進會計信息價值 ,彌補管理者與所有者 之間信用差距的使者 ,其執看_質童令人擔憂 ,其形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沖擊與損害,乃至社會上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注冊會計師離不開 ,信不 過 ,靠不住'審M質量存在嚴重的問題導致了注冊會計師面臨著誠信危 機 。一部審計史表明,審丨卜人員如果不能以個令人信賴的形象出現 ,社 會公眾就不會相信他們所進行的工作 ,審計I:作也因此一文不值 ;而一個令人信賴形象的獲得與維持是與審計人員執業質景息息相關的可見 ,以 質最求信譽 ,以信譽求發展不僅是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立身之本 ,同時 也是注冊會計師行業生命之所在 。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因此而成為業內外人士益關注的焦點。為了重塑注冊會計師在資本市場上值得信賴之形 象,為了重塑會計職業界之公信力 ,切實提高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是唯一 的理性選擇 。正因為如此 ,筆者選擇了中國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為研究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