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 ,決策方法有了很大發展 。在發展過程中 ,出現了兩個特點:一是隨著運籌學、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應用 ,決策的數學化 、模型化和計算機化 ,這些所謂的“硬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的應用;二是注意發揮專家集體創造力 ,這種建立在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基礎上的所謂“軟技術” ,越來越受到重視 。這兩個變化正是現代決策方法的發展趨勢。
確定型決策方法有盈虧平衡分析、微分法 、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 、整數規劃 、動態規劃 、投入產出模型 、確定型儲存技術 、網絡分析技術 、差量分析 、排隊論等方法 ,這里只重點介紹其中的幾種 。
盈虧平衡分析法 。盈虧平衡分析法 ,又叫盈虧臨界點分析法,保本分析法 ,或量本利分析法 ,是在進行經營決策時將銷售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通過對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進行對比分析確定盈虧臨界點 ,從而確定合理產銷量的方法 。量本利分析法中的“量”是指生產量(或銷售量、購進量) ,“本”是銷售成本(或生產成本 、流通費用) ,“利”是指利潤,一般指稅前利潤。盈虧臨界點是指銷售收入等于銷售成本的銷售量 ,即利潤為零的銷售量。
其具體決策步驟為:先確定保本銷售量 ,它是安排銷售量的最低界限 ;再根據市場情況確定目標利潤額 ,從而確定目標銷售規模 。按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之間是否呈線性關系其又分為線性盈虧分析法和曲線盈虧分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