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8967367
當前位置:

人民快運:低價+低成戰略

瀏覽次數:63 時間:18-10-12 13:56

     唐•泊爾是人民快運公司的老板 。他的公司在1983年達到巔峰境界 ,發展成為美國第五大航空公司 ,一時成了美國航空業咄咄逼人的新星。


     關于人民快運公司的取勝戰略 ,泊爾有一整套嚴密的構思 。


     泊爾關于公司的發展步驟的設想分為三個階段 。每一階段:打入航空業市場,從目前競爭激烈的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泊爾選擇了大公司較少的東北地區作為突破口 ,他的想法是先從薄弱環節入手 ,以最低的代價殺入航空業 ;然后 ,在第一階段完成后 ,公司將有選擇地進入幾條主要的國際及國內航線競爭 ,公司的重心仍在東北航線 ,這些新的航線只是一種表示姿態的舉動 ,泊爾不期望過早的引起大公司的報復 ;第三階段 ,如果—切順利的話 ,泊爾的公司將一天天擴大規模 ,一夭大擴大市場 ,最終成為美國又一家全國性大航空公司 。


     泊爾的行動計劃是以低價競爭戰略為依靠的 。根據經驗 ,泊爾相信“低價+低成本”的競爭手法會使人民快運公司在強手如林的市場中爭取到主顧,而且實際上人民快運公司也無力以全套的機上服務一致的價格與其他公司競爭 。既然航空業不再受管制 ,泊爾就要用他的拿手好戲“低價”同其他公司爭個高低 。


     為了降低成本,使公司能在低價情況下盈利 ,泊爾和他的一班人馬煞費苦心地分析各方面的倩況 ,最終得出結論 ,只要公司能夠做好這樣幾件事 ,低價戰略就能發揮效用 。首先 ,公司應當建立一個“軸一輻”式航線網絡 ,這樣 ,從軸心(一個機場)出發的飛機都可以直達目的地 ,中間不必降落 ,實行“軸一輻”網絡航線 ,使得公司只需經營一個主要的航空港 ,而在其他城市中,只需安置一些基本的地面設施 。這樣一來 ,公司的成本大大下降 ,雖然這是以限制公司的服務范圍為代價的 ,但在公司發展之初這種限制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公“軸心”的選擇上 ,同樣貫穿了降低成本的精神 ,位于曼哈頓西南部的紐瓦克國際機場成了理想的選擇,這個機場雖已廢棄 ,但卻并非沒有商業價值 。精明的泊爾認識到紐瓦克機場的位置正在東北航線的必經之地 ,能滿足公司第一階段行動的要求 ,而機場的費用又相當低廉 ,人民快運公司可以承受 。再則 ,泊爾還考慮到機場的北部終點站為公司獨占后 ,旅客便不能再改乘其他公司的飛機 ,這無疑保證了客源 ,這正是泊爾所希望的 。


     泊爾還決定取消不必要的空中服務 ,人民快運公司不再為乘客提供不必要的免費食品 ,顧客應為飲料 、食品付錢 。人民快運公司可以光使用舊飛機 ,這會大大降低成本 ,泊爾從報紙上了解到德國漢莎航空公司要處理的一批舊波音737客機 ,即派普里蒂飛往法蘭克福 ,最后以每架450萬美元的低價買下了17架.這個價格只有新飛機的1/3 ,人民快運公司大大省了一筆錢 ,在獲得支付飛機款項的過程中 ,泊爾同樣費盡心機地力圖節省 ,他甚至促使國會通過了—個有利的貸款條例 ,這樣 ,他就能以極為優惠的利率獲得一大筆貸款 。


     泊爾認為讓旅行社代售機票是—種浪費 ,人民快運公司沒有必要把一大筆代售費用付給別人 。他要求在飛機上售票 ,取消代理制 。


     泊爾還有十分有意義的一招即“堡壘戰略 。”具體地說 ,也就是拒絕在航空公司的標準協辦書上簽字 。這樣 ,人民快運公司就在簽票廳、行李和其他各方面的服務中與其他公司不同 ,其他公司與泊爾的公司之間也就不能互換機票 ,乘客只能乖乖地乘坐人民快運公司的飛機了 。


     泊爾早就對工會深惡痛絕 ,他對工會的提高工資之類的要求頭痛至極 。人民快運公司要降低成本,當然要在雇員的工資方面采取措施 ,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勞動成本(而實際上人民快運公司的勞動成本已壓到了20%這樣的一個令人吃驚的低水平上)。為此 ,泊爾要杜絕工會方面出現的任何問題:他向雇員們灌輸了一套道理 ,主要是說 ,你們都會成為公司的主人 ,你們每個人都應當購買和擁有公司的股票 ,這樣 ,你們就能從公司的發展中受益 ,泊爾相信這種手段會使雇員的工資要求得到補償:另一方面,泊爾又想盡辦法充分利用雇員的勞動 ,他設計了水平管理體制 ,使每個人都是公司的管理者 ,每個人又要承擔幾種任務 ,標準化的分工在人民快運公司是不存在的 ,大家都是多面手 ,一身數職 。泊爾的戰略行之有效,人民快運公司的每架飛機只使用同行平均人數的一半人員 ,飛機的利用率比同行高出1/2 ,而且,泊爾不必因為雇員的高勞動強度而出更多的報酬:他的雇員收入比其他公司雇員的收入要少 !


cache
Processed in 0.030690 Second.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