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適度性原則
瀏覽次數:50
時間:18-10-12 13:48
管理者行使管人權力要避免“硬上弓” 。實行適度性原則,就是要求領導在行使這種權力的過程中 ,必須根據不同的環境和條件,審時度勢 ,變換行使權力的方法與手段,調整行使權力的計劃和目標 。這好比在海上行船 ,目標是大洋被岸,但船行駛在不同的海域 ,所遇到的情況也是千變萬化的,不可能筆直到達目的地 。所以 ,應該靈活地掌據航向和船速 ,而不可過于偏離航線 ,以爭取早日平安駛抵目標港口 。
同樣在管理者管理的過程中 ,由于客觀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各種不定因素的存在 ,即使是在為實現目標而制定的政策 、計劃 、方案完全正確的情況下 ,管理者行使管人權力在每一階段所做的工作與相應的客觀實際之間 ,也總是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差 ,這就要隨時調整局部的用權目標 、方法和手段 ,以不斷糾正這種偏差 ,使之更符合實際 。如果不能做到達一點 ,而是一意孤行 ,不考慮客觀環境及各種隨機因素 ,遲早會“觸礁”。
管理者行使管人權力的適度性原則 ,體現了管理者管人過程中的曲折性和靈活性 。
適度性原則的技巧:
從科學的觀點看來 ,管理的適度性實際上是一個動態規劃過程,是—個理論目標向實際目標不斷逼近的過程 。為了實現這一轉變 ,管理者必須做好下述幾方面的工作 。
(1)加強預測 ,提高應變能力
管理工作當然要力求達到最優目標和最佳效率 ,但“天有不測風云” ,有時又難免產生失誤。如果管理者在行,在管人權力失誤之前就采取防犯措施,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為此 ,管理者應該對影響權力行使的各個參量及其相互關系做出透徹的 、仔細的分析 ,確定其中基本的和主要的參量(矛盾) ;然后 ,根據這種分析建立預測模型 ,并不斷檢查模型,以增加其預測功能 。
(2)強化信息系統
為了使管理者的管人方式能適時地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必須強化領導的權力信息系統 ,及時了解有關權力行使的各方面的情況。信息系統的強化方式主要有三種:
其一 ,橫向強化——把屬于同一組織級別上的幾個職能組合于一個系統中 。比如 ,把工資計算與人事管理結合在一起 ,或把銷售與財務結合在一起 。前者強化了人事方面的職能 ,后者強化了財務方面的職能 ,在一定意義上有利于個體相互之間的信息溝通 。
其二 ,縱向強化——把屬于不同組織級別的職能組合于一個系統中 。例如把制造車間一線的數據分析與企業計劃部門的數據分析結合在一個系統之中 。這樣就把處理制造數據信息系統與處理策暗計劃的信息系統組合于一個系統之中 ,加快了信息傳送效率 。
其三 ,完全強化——把一個組織或部門的所有橫向組合與縱向組合的職能統統包括在一個系統之中。當然 ,這里的“完全”也是相對的。由于這種系統的邏輯復雜性以及各種結構的數據對物理存貯的要求 ,因而目前還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完全”的組合系統 ,而只能部分地實現 。但是 ,隨著領導方法與技巧的不斷完善 ,這種信息系統必將成為管理者管人所不可或缺的傳遞與分析工具 。
(3)搞好后饋控制
后饋控制就是管理者根據此前行使管人權力的各種結果 ,調整(或改變)正在行使的權力方式方法 ,使之更加適應實際需要的過程 。通常也叫效應控制 。這種控制的基本方法是:
首先 ,將行使權力的目標——標準——效應逐級分解 ,層層落實,形成一個權力效應系統 ,做到自上而下逐級落實 ,自下而上層層保證 。
其次 ,將權力系統的工作標準化 ,作為行動的淮則,使后饋控制系統的工作做到行動有目標 、辦事有程序 、考核有依據 、預防有措施 、工作有保證 。
再次,建立嚴格的效應控制檢查制度 ,對系統的計劃 、實施等情況及時進行嚴格的檢查 ,以保證權力效應的實現 。
最后 ,適時反饋 ,調整決策 。
雖然 ,后饋擰制常常是“事后諸葛” ,即以某種程度的損失交“學費”為代價 ,因而有著明顯的不足 。但是 ,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出于管理者行使管人權力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運動過程 ,因此,后饋控制也以其準確性 、深刻性 ,為保證管理者行使管人權力的適度性貢獻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