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公司管理機構的設計及其特征
瀏覽次數:63
時間:18-10-12 13:20
現代公司管理機構是公司的“骨胳系統” ,其將生產經營的諸要素 ,如人 、財 、物和信息等 ,有機地結合并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 ,促使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地進行 ,實現既定的目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此 ,一個科學、高效 、精干的管理機構是公司刻意追求的目標 。管理機構的設計就是運用正確的管理理論 ,選擇合理的管理結構 ,確定相應的管理層次和幅度 ,規定各職能部門及其管理人員的職責 、權限和利益的設想及安排 。有效的管理機構的設計對提高現代公司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它有助于公司全體員工明確總體發展目標 ,提高生產經營活動的效率;有助于正確地確定公司經營活動的范圍 ,增強管理機構的活力 ;有助于明確公司內部員工之間的合理分工與協作的關系,實現管理工作的有序化 ,有助于公司整體優勢的發揮 ,加強公司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競爭力。
管理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傳統管理理論 ,行為管理理論相現代管理理論三個不同的階段 ,管理機構的設計也經歷了一個由傳統式機構設計 、行為式機構設計到現代權變式機構設計的過程 。
1.傳統式管理機構設計
傳統的管理機構設計的思想來源于傳統的管理理論 。傳統的管理理論的特點:一是追求管理機構的體系化 ,強調職責和權限的分配 ;二是追求機構運行的規范化,強調建立標準化的工作程序 ;三是追求企業的高效化 ,強調以最少的投入而獲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 ,傳統管理機構設計形成了一種以物為中心 、以工作為重點的設計思想 。其特征主要有 ;①統一命令與指揮 。強調要有明確嚴格的等級機構,一個人只接受一個上司的領導 ,并且只向其負責 。②控制幅度適當 。要求一個管理人員直接管理下屬人員的人數要適量 。③權責要明確和相稱 。每個人都應明確自己的工作范圍 、工作職責,并有其相應的權力 。④專業分工 。企業內新增實行高度的專業化分工 ,以提高單項工作的效率 。傳統的管理機構設計有其科學性的一面 ,但也有其局限性 。一是過份強調管理機構的統—世、規范性和標準性 、而忽視企業對變化環境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是過份強調權威性,忽視了人對工作效率提高所起的作用。
2.行為式管理機構設計
行為式管理機構的設計是以行為管理理論為依據 。行為管理理論運用心理學 、社會學的原理 ,側重對人的心理動機 、行為過程與企業發展變化關系的研究 。行為管理理論指導行為管理機構設計 ,其主要特征有:①注重發揮人的主導作用 。人是生產經營諸要素中決定性的因素 ,因而為實現企業目標 ,機構設汁要以能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使之有充分的機會去施展其才能為原則;在分配工作時應充分考慮人的興趣和專長 ,要因求擇人 ,量才錄用等 。③重視發揮非正式組織的作用。這些非正式組織包括間鄉會 、校友會 、票友會等 ,這種“業余愛好”的社團組織有著正式組織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要善于通過小團體的途徑推進工作的開展 。③強調以信息溝通 、感情聯絡等來代替行政指揮和監督 ,改善人際關系 ,提高工作效率。④綜合運用權力,做到大權獨攬 ,小權分散 ,不同管理層次的人員充分享有應有的權力,做到各負其責 ,恪盡職守 。行為式管理機構設計對提高企業活力有其積極的作用 。若過份強調滿足人的需要 ,易影響管理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降低工作效率 ,使管理失去穩定性 ,而造成管理功能的紊亂。
3.現代權變式管理機構設計
現代管理理論把企業作為一個動態的系統加以研究 ,不僅是企業內部各種要素及其復雜關系需探討 ,而且需周密分析企業與外部環境諸多因素的發展變化 。因此 ,企業應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權變式管理機構設計正是以現代管理理論為指導 ,其基本特征是:①在機構設計中以系統論的觀點,觀察 、分析和研究與企業發展相關的內外因素及對企業的影響力 。②根據不同的內外環境 ,企業應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即使在企業內部 ,各部門和分支機構其管理方式也可因條件而異 ,大可不必整齊劃一 。③企業管理機構不是一成不變的 ,要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而加以更新,在與外部環境的適應中取得管理機構的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