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的選擇和評價
瀏覽次數:66
時間:18-10-12 12:54
設備的選擇與評價是設備前期(即未投入生產過程)管理的重要內容 ,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設備效率相投資效益的好壞 。
1.設備選擇的原則
設備選擇總的原則是技術上先進 、經濟上合理、生產上可行以保證公司的生產經營要求 ,實現技術進步 。在實際工作中 ,一般應綜合考慮以下幾個主要因素:
(1)設備的生產性 ,即生產效率 。公司應根據生產需要 ,盡可能選擇生產效率高的設備 。
(2)設備的可靠性 ,即設備對產品(勞務)或工程質量的保證程度 。應選擇可靠性高的設備 。
(3)設備的安全性 ,即設備對安全生產的保障性能 。應盡量選擇安裝有防止事故的各種自動裝置的設備 。
(4)設備的節能性 ,即設備節省能源消耗的性能 。應選擇能耗少的節能性設備 。
(5)設備的維修性 ,即設備維修的難易程度 。應選擇便于檢查 、維護和修理的設備 。
(6)設備的環保性 ,即設備對環境污染控制的程度。應選擇對環境無污染或污染可消除的設備 。
(7)設備的靈活性 ,即設備適應不同工作條件、加工不同產品與零件的適應性 。
(8)設備的經濟性 。公司應從設備運行的價值形態全過程來考慮設備的投入產出 ,看其經濟效果優劣 ,從而選擇經濟性能好的設備 。
2.設備的經濟評價
為了更好地選擇設備,必須進行設備的經濟評價 ,通過分析設備壽命周期內的投資費用 、使用費用及使用設備的收益來評價設備的經濟性 ,作為設備選擇的依據 。常見的定量方法主要有投資回收期法和費用換算法兩種 。
(1)投資回收期法 。它是從資金靜態的角度通過比較設備投資回收期的長短來評價設備的經濟性和選擇設備。
投資回收期(年)=設備總投資費用/采用新設備后年均受益(或年均節約額)
計算出的投資回收期越短 ,說明采用該設備的投資效果越好 。
(2)費用換算法。它是從資金運動的角度 ,通過比較經換算后費用的大小來選擇設備 ,常用的方法有年費用法和現值費用法等 。年費用法即首先把購置設備的投資費 ,依據設備的壽命周期,按復利計算 ,換算成相當于每年費用的支出 ,然后 ,加上每年的使用費 ,得出設備的年均總費用.據此分析比較選擇最優設備 。現值費用法即通過現值系數將設備使用 、投資費換算成相當于期韌投資費總額.然后據此進行總值比較 ,選擇最優方案 。在滿足相同功用的前提下 ,年均總費用或費用現值總額越小 ,說明設備使用越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