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8967367
當前位置:

現代公司學之全球區域結構

瀏覽次數:52 時間:18-10-12 12:31

     全球區域結構以公司在世界各地生產經營活動的區域分布為基礎 ,設立若干區域部 ,每個部管理該區域范圍內的全部經營活動和業務 。每個區域部通常由一名副總經理掛帥 ,領導該區域工作,并直接向總經理報告 。

    在設計全球區域組織結構中,有關區域的劃分因公司而異 ,主要看是否適合公司的需要,考慮公司各工廠的區位 、顧客的分布以及原料來源等因素 。與國際分部結構不一樣 ,在區域結構中 ,國內市場只是若干世界市場中的一部分 。公司的總體計劃由各個區域的計劃組成 ,各區域經理參加總體計劃的制定 ,這既可防止各區域相互隔離,又有助于每個區域經理站在公司全局來考慮本區域的業務與發展 。

    全球區域性結構模式具有以下主要優點:①能很好地協調區域內從事多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各個子公司的活動 ,并將區內有關企業解決特定國家持定問題的經驗與知識匯聚起來,供區域內其他單位使用 。同時也可避免區域內各子公司在開發“處女地”市場和擴充原有市場方面自相殘殺。②能很好地適應區域和東道國市場的具體情況 ,因為這種結構賦予了對區域市場最為了解的經理的權力和責任 ,這種明確的授權也有利于對區域市場的充分開發和區域優勢的綜合利用 。③由于區域經理統管區域內人 、財 、物和供 、產 、銷等各階段 、各領域的活動 ,鍛煉了他們的綜合管理能力 ,從而為公司總部未來領導人提供了良好的培訓場所 。

    全球區域結構模式有以下五個缺點:①要保證該組織結構運行良好 ,就必須為每個區域配備具有高度綜合才能的領導人 ,這種人才往往難求 。②容易滋長山頭主義 ,特別是當公司總部在評定區域經理績效時只考察產值 、利潤等指標而不考慮影響這些指標的勞工成本 、市場波動和購買力等區域因素時更是如此 。③如果某—區域的銷售額和利潤高于其他兄弟區域 ,該區域經理對公司總苦的影響力就會相應擴大 ,使公司對該區域的資源投入更多 ,使公司總體戰略和其他區域的發展受到不利影響 。④不同區域都設置有類似機構 ,造成機構和人員的重復配置 。⑤區域之間難以進行溝通與協調 。

    全球區域結構模式適合于生產經營一系列最終用戶市場相似的產品 。這些產品的銷售可利用相近或相同的渠道 ,且這些產品根據當地用戶的需要和使用條件可作調整的公司 ,其中的關鍵因素是營銷而不是生產和技術 。如食品 、石油 、飲料 、保險等公司較多采用這種組織結構 。

cache
Processed in 0.028335 Second.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