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領導方式分類
瀏覽次數:54
時間:18-10-12 11:51
最早關于領導方式分類的提法是三種方式,即專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有人通過試驗證明:專制式領導方式下 ,被領導者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 ,經常出現“領導在場與不在場不一樣” ,群體成員之間關系較冷漠和緊張 ;民主式領導方式下,下屬有主動性和自覺性 ,工作效率較高,而且“領導在場和不在場一樣” ;放任式領導方式下 ,群體內人際關系較好 ,像個俱樂部 ,但工作效率低 ,領導無權威 。這三種領導方式是理論上的抽象 ,是三種極端方式 ,現實中并不常見 。而現實中常見的領導方式 ,往往都是混合式 。例如 ,同一個領導者,對秘書性人員 ,對指揮性、執行性問題 ,往往都是命令式專制式領導 。而對決策性重大問題.往往又都采取民主式領導 。
在行為科學興起以后,民主式領導幾乎得到普遍贊揚,認為既符合人性,又創造效率 。但后來有學者認為 ,民主式領導在現實企業組織中難以行得通 ,其理由是:第一 ,它不符合現實企業中領導者的性格 。現實企業中的領導者多是創業者 ,是經過多年艱苦奮斗才達到今天地位的 ,一般都具有魄力和能力,不愿意授權給下屬 。第二 ,它不能滿足實際管理中迅速決策的需要 。第三 ,它與傳統組織和管理原則不協調 。鑒于這種情況 ,他們便主張一種改進的折衷形態 ,即所謂“仁慈專制式”或“開明專制式”的領導方式 。認為領導仍具有權威和地位 ,仍掌握決策權和指揮權 ,但領導應關心下屬 ,應聽取下屬意見 。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三種領導方式:
第一 ,仁慈獨裁式。主要權力集中在最高領導手中 ,對下屬可授予部分權力 。其關鍵是領導者對下屬較和氣 ,群體氣氛較好,上下級之間有一些溝通 。但這些仍然是表面的 ,上級對下級并不信任 ,下級對上級存有畏懼 ,工作仍不主動 。
第二 ,協商式 。指領導者對下屬有一定的信任感 ,重大問題決策權仍在最高領導身上 ,但下屬對一些次要問題有決定權 。上下級之間溝通比較多、比較深 ,執行中能相互支持 。
第三,參與式 。參與式的最后決定權仍在最高領導 ,但按分工授權原則,在規定范圍內 ,下級有權自主決策 。關鍵是上下級處于平等地位 ,有問題雙方能夠民主協商 、討論 ,重大問題可參與討論 。上下級之間溝通聯系比較好 ,相互之間有一定信任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