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銷售毛利率計劃指標的確定
瀏覽次數:101
時間:18-10-11 22:17
商業企業利潤主要是商品經營利潤 ,而商品經營利潤是由商品銷售毛利 、商品流通費用 、商品銷售稅金等因素決定的 ,其中商品銷售毛利率是經營利潤的主要和有決定意義的指標 ,同時,適應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 ,商業企業在國家計劃控制或指導下可以從多種渠道組織貨源 ,各個渠道的毛利率必然會有差異 ,所以必須測算毛利率 。
一、按固定倒扣或加成率計算毛利率
(一)按固定倒扣率計算毛利率
供貨單位調撥商品時 ,其調撥價格是按當地批發價格扣減一定差額確定的 。這個差額和當地批發價格之比叫做倒扣率或折扣率 。制訂的調撥價格 ,對供貨單位來說是銷售價格 ,對進貨單位來說是購進價格 。而供貨單位的調出倒扣率 ,也就是進貨單位的調入倒扣率 。
在不同情況下 ,按固定倒扣率計算毛利率的方法也不一樣
1.當地購進 、當地批售
在這種情況下 ,進貨單位的調入商品倒扣率等于其毛利率 。例如某批發商店從二級站購進商品一批 ,按當地批發價為5萬元 ,二級站按此價例扣5%作為調撥價供應,即例如率是5% ,等于九五折 ,也就是說按4.75萬元供應 。該批發商店就可按5萬元的當地批發價售給零售商店 ,所以供應單位的倒扣率也等于某批發商店的毛利率 ,都是5% 。
2.從外地購進 ,按當地批發價出售
如果乙地的批發商店到甲地購貨 ,回來后按乙地的批發價格銷售 ,那末進貨單位(乙地的批發商店)的毛利率就要按調入倒扣率(從甲地進貨所享受的優惠)和地區差價率(甲乙兩地的差價率)兩項資料換算 。之所以到外地購貨 ,一般是由于進貨單位所在地(乙地)該種商品的批發價高于供貨單位所在地(甲地) ,即為獲得地區差價 。計算公式推導如下:
進貨單位批發價=外地供貨單位所在地批發價*(1+地區差價率)
二 、按分橋資料推算法計算毛利率
即在預計上期實際毛利率基礎上 ,分析計劃期商品購 、銷價格和商品經營結構等因素的變動對計劃期毛利率的影響程度 ,從而預計和確定計劃期的毛利率 。
例 某百貨公司預計報告期商品銷售毛利率為11% 。計劃期內根據市場供銷情況和某些商品的季節特性,為擴大銷售領將以一定幅度浮動價格 ,據測算,綜合毛利率將降低0.5% ,全年計劃商品銷售顴為15000 000元 ,則
計劃商品銷售毛利率=11%—0.5%=10.5%
計劃毛利額=15000000×(11%—0.5%)=1575000(元)
三 、按平衡推算法推算毛利額
根據商品流轉計劃中購 、銷 、調 、存平衡的原理 ,先計算計劃期商品進價額 ,再根據商品計劃銷售額和商品進價額確定商品銷售毛利額 。公式是:
計劃期商品銷售進價=預計假話期初商品庫存額+計劃期商品購進額-計劃期末商品庫存額
計劃期商品銷售毛利額=計劃期商品銷售額-計劃期商品銷售進價
該法適用于商品流轉計劃比較準確的企業 。它便于把商品流轉計劃和財務計劃結合起來通盤考慮 ,以確定毛利計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