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費用指標的考核
瀏覽次數:71
時間:18-10-11 22:07
對商品流通費用的考核通常采用兩類考核指標和考核方法 ,一類是用絕對數表示的費用額指標,一類是用相對數表示的費用率指標 。
一、費用額
費用額指費用支出的絕對額 ,是考核費用支出的數量指標 。其中又分費用總額和各項費用額 。費用總額是一定時期(月 、季 、年)內各項費用支出的總和;各項費用額是構成費用總額的各項支出額。考核費用總額時 ,往往以本期實績與計劃額或與上期實績比較 ,考核各項費用額時 ,除上述方法外還可與有關費用定額和開支標淮比較 。
通過對費用額的考核 ,可檢查費用計劃的執行情況 ,考察費用開支的規模和變動趨勢 ,以及遵守費用定額和開支標準的情況 ,為進一步分析費用開支的節約或浪費提供線索 。這一指標一般用于間接費用的考核 。
由于費用額是絕對數指標 ,不能說明費用管理質量 ,也不能據以評價費用支出的經濟效益 ,所以在考按費用額的同時還要對費用率進行考核 。
二 、費用率
費用率也稱費用水平 ,是費用額占商品銷售額的百分比 ,表明每銷售1元商品開支了多少費用 。一般說來 ,隨著商品銷售額的擴大 ,勞動耗費也相應增加 ,而費用額是用貨幣表現的勞動耗費量,所以費用額與商品銷售額的對比關系 ,即費用率的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費用開支的經濟效益 。費用率越低說明節約成績越大 ,經濟效益超高 ,費用管理越好,反之 ,費用管理就越不好 。因此 ,它是企業經營管理上的一項重要質量指標 。費用率也有總費用率和各項費用率之分 ,直接費用中的各項費用多采用這種指標并結合有關費用定率進行考核 。
費用率的計算公式是:
費用率=費用額/商品純銷售額*100%
采用商品純銷售額而不是商品銷售總額,是因為商品純銷售額是企業對本單位系統以外的商品銷售額 ,而商品銷售總額包括企業本系統內部商品調撥額 ,商品調撥并沒有最終實現商品銷售 。如果用商品銷售總額計算費用率 ,就會出現在本系統內商品調撥額越大、費用率越小的不合理現象 。
三、費用水平的升降程度和速度
(一)費用水平升降程度
費用水平升降程度 ,是本期費用率與計劃費用率或其他時期的費用率比較的結果 。其計算公式是:
費用水平升降程度=本期費用率-計劃費用率(或其他時期費用率)
計算結果如是負值 ,說明費用水平下降即節約了費用 ,正值則說明費用水平上升 。
費用水平升降程度指標還可用以考核企業因降低費用而產生的經濟效益,即相對費用節約額。其計算公式是:
費用節約額=本期實際商品銷售額*(本期費用率-時期費用率)
(二)費用水平升降速度
費用水平升降速度是本期費用水平升降程度與基期(或計劃)費用水平的百分比 ,也叫費用水平升降幅度 。其計算公式是:
費用水平升降速度=本期費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或計劃)費用率*100%
所以要考核費用水平升降速度 ,是因為升降速度是以一定時期的費用率為基數的 ,而由于作為基數的費用率不一致 ,在費用水平升降程度相等的情況下升降速度卻不相同,這就不便于比較同一企業不同時期或不同企業節約費用努力程度及所取得的成績 。
四 、商品流通費用的分類考核
由于各費用項目開支的內容和特點不完全一樣 ,企業經營活動和管理工作對各項費用的影響也不盡一致 ,如果只用一個籠統的總費用額或總費用率來考核 ,往往不能具體而明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