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的意義和方法
瀏覽次數:54
時間:18-10-11 22:02
一、財務分析概述
財務分析指以會計核算提供的資料為基礎進行的對報告期財務狀況及其成果的研究和評價 。財務狀況是經濟活動的綜合反映 ,因而通過財務分析可以揭示和評價企業在錯綜復雜的經營活動中究竟做出哪些成績 ,存在哪些問題 ,有哪些經驗和教訓 ,以便針對企業的現狀作必要的調整 ,并采取有力措施改善經營管理 ,提高經濟效益。
財務分析可分為事前分析(即預測分析) 、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 。事前 、事中分析在財務計劃與管理中已述 ,本章著重介紹事后分析 。分析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堅持黨和國家的方針 、政策 、制度、法令和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 ,據以衡量和評價企業的財務活動 。
(2)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分清主流和文流 、現象和本質、主觀和客觀 、內因和外因以及成績和缺點的關系 ,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 ,從而作出較中肯的 、有價值的評價 。
(3)堅持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的原則 。不僅要有充分的計劃 、會計等數據資料,還要深入實際 、走群眾路線取得第一手“活資料” ;必須避免主觀片面甚至湊數字湊情況的現象 ,這樣才能正確客觀 、實事求是地反映問題,從而據以找出指導經營活動 、解決存在問題的途徑 。
二 、財務分折的形式
(1)全面分析:對企業的資金 、費用和盈虧情況進行全面 、系統 、詳細的分析 ,以便總結企業經營過程個取得的成績和揭示存在的問題 。企業年度或季度的財務分析一般采用這種形式 。
(2)簡要分析:對主要經濟指標或主要經濟問題進行扼要分析 ,以便了解企業財務活動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趨勢 。月度分析一般采用這種形式 。
(3)專題分析 ,對某些重大經濟變動 、經濟措施以及經營活動中的薄弱環節或關鍵問題進行分析 。這種分析往往不定期進行 ,一般可根據企業發生的問題和管理上的要求隨時組織 ,以便盡快找出原因 ,及時解決問題。
(4)典型分析:對某些財務活動的先進事例或先進單位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 ,以便總結經驗 ,予以推廣 。一般不定期進行 。
三、財務分析的方法
商業企業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比較分折法
即將各種實際指標與相應的其他指標進行比較 ,根據其差異研究企業財務活動情況。運用比較分析法時必須注意對比指標的可比性 ,例如經營期間、范圍、計算口徑等均須一致 ,這樣比較才有意義 。
2.結構分析法
即將事物按一定標志分成若干部分 ,計算各部分在全體中所占的比重 ,以說明事物內部結構。其計算公式是:結構百分比=全體內某一部分數值/全體數值*100%
3.動態分析法
動態分析法是分析研究各種經濟現象在時間上的運動 、變化及發展趨勢的一種方法。它實際上是比較分析法在時間上的運用 ,通過某一事物現在同過去的對比關系來說明其發展情況 。
4.因素分析法
又稱連環代替法 、連鎖替代法 。用于分析實績指標與計劃或基期實績指標之間的差異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及其影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