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8967367
當前位置:

資本公積的審計范圍

瀏覽次數:70 時間:18-10-11 21:54

     資本公積是企業由于投入資本業務等非正常經營因素而形成的,不能記入實收資本的所有者權益 ,可視為一種準資本 。資本公積主要包括:投資者實際繳付的出資超過其資本份額的差額(如股票溢價) ,法定財產重估增值 ,資本匯率折算差額,接受捐贈的財產等內容 。企業的資本公積通過“資本公積”賬戶進行核算 。在對資本公積進行審計時 ,應當審查以下方面:

    1.資本溢價 。當新的投資者向企業投入資本時 ,為了保證原有投資者的利益,新投資者一般投入比其在實收資本中所占份額多的金額,多出部分即為資本溢價 。審計人員應當審查被審計單位資本溢價的計算是否正確 ,同時還應審查增加新的投資者這一影響所有者權益構成的行為是否經董事會批準 ,是否已按規定報原審批機關核準 。

    2.股票溢價 。企業溢價發行股票時,發行收入超出股票面值部分的股票溢價 ,形成資本公積 。按照銀行有關規定 ,股票溢價應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 ,方可計入資本公積 。審計人員應審查股票溢價的計算是否正確 ,其會計處理是否合規。
    3.法定財產重估增值 。通常 ,企業必須嚴格遵循原始成本計價原則記錄和反映資產價值 ,但在特殊情況下 ,也可以對企業資產進行重新估價 ,如:

    (1)涉及國有資產產權變動 ,需要進行資產重估。

    (2)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 ,應進行資產評估 。財產重估增值 ,一方面增加某項資產的價值 ,另一方面形成企業的資本公積。審計人員應審查財產重估增值的計算及其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

    4.接受捐贈財產 。捐贈人捐贈財產,也是對企業的一種投資行為 ,但捐贈人的投資并不謀求對企業資產提出要求的權力 ,也不會由于其捐贈財產行為對企業承擔責任 ,所以 ,捐贈人不是企業所有者 ,這種投資不形成企業的實收資本 ,但形成企業的資本公積 。

cache
Processed in 0.036355 Second.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