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應用文的專業要求
瀏覽次數:53
時間:18-10-11 21:54
財經應用文是應用文的一個分支 ,是在各項財經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具有某些慣用格式和文體 ,因而具有其鮮明的專業要求 。
由于財經應用文是與財經工作有著直接的聯系 ,在開展經濟活動的過程中與各個方面發生聯系交往被廣泛使用的文體,所以,財經應用文既要涉及一般業務公文和常用應用文 ,也要用到一些適應于財經工作需要的專用文體 。所以說 ,財經應用文有一般應用文的共性 ,但也有其財經專業的個性 。財經應用文的專業個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一 、反映財經內容的專業性
反映財經內容的專業性 ,是財經應用文從內容上區別于其他一般應用文的最顯著的持點 。財經應用文是用以反映財經活動及其有關經濟關系的 ,不以財經內容為反映的主要內容 ,就不成其為財經應用文了 ,如財經常用公文 、財經法規與規章制度 、
會計
摘要、會計報表附注 、調查報告 、分析報告 、報告計劃 、總結報告、審計報告 、財經論文等。以上幾個方面的應用文體應當成為財經應用文教學的主要的內容 。
由于財經應用文是應用文體小的一種 ,會與其他應用文體產生交叉關系 。例如 ,在財經工作中會發生有關經濟訴訟事項,需要寫作起訴狀 、反訴狀 、答辯狀 、上訴狀和申訴狀等 ,這些常用的訴訟文書的法律專業性較強 ,應當安排在法律應用文中介紹更為妥當 ;又如 ,經濟管理干部或財務會計人員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會需要學會寫作書信 、求職信、條據 、啟事 、聲明、發言稿 、演說詞等 ,本書中雖對此有所涉及 ,但為了突出財經應用文的專業特色,對以上這些屬于共用應用文體的一般知識與常規內容 ,還是以為將其安排在一般應用文的教材中為好 ;至于在財經工作中常用的公文 ,也是盡量考慮與財經工作相關的部分作簡要的介紹 ,這樣考慮的理由是想盡可能充分反映出財經應用文教材的專業特色 。
二、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和時效性
財經應用文的寫作為什么具有較強的政策性?這是因為財經工作是在國家的財經方針 、政策指導下進行的 ,技現行的法規政策和會計誰則 、會計制度及有關規定操作 ,它必然具有鮮明的政策性 。
應用文重在以實告人 ,意在務實求用 ,因而不能不涉及對有關財務會計規章制度的理解和闡述等問題 。例如 ,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執法檢查中 ,會涉及“小金庫”的問題 ,究竟如何解釋清楚什么是“小金庫” ,怎樣識別及杜絕“小金庫” ,這些都是具有很強政策性的問題 ;又如 ,在撰寫財務分析報告時,應該以國家有關的財經政策 、財務會計法規為依據,去分析 、評價企業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成果等 。由于有些財經政策的時效性很強 ,隨著形勢的發展會有很大的變化 ,因此 ,財經應用文的寫作還應注意政策解釋的時效性 ,防止使用過時的提法。
三、運用數據和財經專門術語的準確性
適量又有效地運用數據的表達和財經專門術語 ,達也是財經應用文的重要特征之一。財經應用文往往要運用大量的數據作定量分析 ,要弄清數據的來源 、注意數據對比的可比性以及利用分折數據的技巧等 ,并運用數據來發現問題 ,分析問題 ,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語言使用方面 ,也離不開財經專業術語的運用 ,如資金 、費用 、成本 、利潤 、經濟效益、決算、報賬等 。財經術語是財會工作者根據財會工作的實踐經驗進行的科學總結與理論概括 ,是“約定俗成”的 。正確使用財經術語 ,既能簡潔 、扼要地說明問題 ,做到言簡意賅 ,又能突出財經應用文的專業特點 。熟識常用的財經術語之外 ,還要注意辨析各專業術語之間的區別 ,如會計上的解繳事項 ,用財經術語來表示 ,有預交 、補交 、上交 、欠交 、清交等區別 ,要學會正確使用專門術語 。
此外 ,財經應用文在例表 、選數 、用詞 、造句等方面還要求有高度的準確性 ,給人以準確無誤 、客觀公正、莊重嚴謹 、樸實無華的印象 。為此 ,一切事實與數據要求來源于實際,并要求絕對真實,萬萬不可粗心大意 。有時,一個數字的差錯 ,一個字的歧義 ,都可能會引起經濟糾葛或產生不良的后果。
現以日常應用中最普遍的公函為例來說明財經應用文的專業性如下:
××公司財務科:
接你公司12月8日(2002)第33號《關于對外投資的請示》,根據我集團公司《關于子公司對外投資應當辦理報批手續的規定》(2002年10月6日頒布):凡子公司對外投資××萬元以上(含××萬元)應填制審批表 ,必須按資嚴的隸屬關系及有關部門市批權限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來經批準不得擅自對外投合 。
特此函復 。尚望即刻派人前來辦理報批手續為要。
××集團公司資產財務部(公章)
2002年12月10日
以上這封函件涉及的專業內容是財會日常事務中有關對外投資報批的問題 ,具有很強的專業性 、政策性和時間性 。根據該集團公司文件 ,該函件以“xx萬元以上”等規定為界明確劃分出是否應辦理報批手續的規定 ,并嚴肅指出必需怎么樣,不得怎么樣 。函件還使用了“頃接” 、“頒布” 、“未經” 、“特此函復” 、“尚望即刻……為要”等公文用語和“資產隸屬關系” 、“審批權限” 、“對外投資” 、“報批”等財經術語 ,顯得莊重 、簡潔 ,符合財經應用文的寫作要求 。
根據財經應用文的專業特點 ,從內容表達上來看 ,首先要求寫作者具有精益求精的業務能力(包括對政策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任何工作做得好不好 ,深不深 ,起不起作用 ,與熟悉不熟悉業務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寫財經應用文 ,如果不熟悉經濟業務 ,不了解業務情況 ,就會感到遇事困惑 ,難以落筆。因此 ,熟悉經濟業務是寫好財經應用文的
前提。
唯物辯證法告訴太阳成集团tyc234cc,任何事情不可能孤立存在 ,總會有這樣那樣的聯系 ;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靜止不動 ,總是在發展變化中。業務的探究是沒有止境的 ,“精益求精”說明了熟悉業務的意義 。要寫好應用文 ,不僅要求財會人員熟悉本職業務 ,還要求熟悉生產和經營管理的各種情況 ,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和認識能力 。這就是說 ,財會人員不再是單純的記賬算賬,剛是要善于把賬情正確地表達出來;不再是簡單的數字對比 ,而是要善于研究問題產生的前因后果以及縱橫之間的聯系 。例如 ,某一時間的銷售收入發生了變化 ,財會人員不僅要能計算出銷售收入增減變化的絕對額和相對數 ,還要善于分析生產或銷售數量 、生產或銷售產品結構的變化對銷售收入的影響等 ,進而還要善于從市場供求變化和消費者心理等因素上分析影響銷售增減變動的原因。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 ,財會人員不熟悉業務是不行的 ,僅僅熟悉財會本職業務也是不夠的 。因此 ,對經濟業務的廣泛涉獵和精業求精是寫好應用文的堅實基礎之一 。
當然熟悉業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要靠日常的探索和積累。只有在平時多學習 、多調查研究 、多收集資料 、多思索分析 、多做有心人 ,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 。尤其是在當前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 ,經營管理不斷改進,因此,認真學習 、熟悉業務就顯得更為必要 。
其次,從語言形式上來看 ,在寫作中 ,除了要注意一般應用文慣用的格式和基本規范以外 ,還要十分注意它的專業個性 ,即應用文在財經專業運用時形成的特殊要求 ,包括專門術語的運用 ,數據的分析 、表達與書寫 ,表格 、圖解與常用符號等 ,使財經應用文更具有“財經”專業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