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在產品成本和完工產品成本的劃分是否正確
瀏覽次數:63
時間:18-10-11 21:51
企業在月末為了計算完工產品成本 ,應從匯總得到的基本生產成本中采用合理 、簡便的方法 ,正確劃分出在產品成本 ,余下的部分為完工產品成本 ,除以完工產量 ,就得到單位產品成本 。可見 ,要正確劃分在產品成本和完工產品成本,關鍵是要加強在產品成本審計 。
在產品具有流動性強 ,加工工藝各異 ,存放分散、數量價值不易確定 、其價值與完工產品部分具有此消彼長的關系等特點 ,往往易被企業作為成本 、利稅水平的調節器 。這些特點也決定了在產品成本審計的重要性:①它關系到完工產品成本核算資料及當
期利稅計算是否正確 ;②它關系到期末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資產 ,即在產品存貨是否屬實 ;③加強在產品成本審計 ,可防范企業在產品流失,確保在產品資產的安全。在產品成本審計的主要內容是:
(1)審查在產品的內部控制制度 。主要審查:①企業是否有嚴格的在產品保管交接制度。在產品管理不同于產成品,產成品有專人集中于倉庫管理,又有嚴格的賬簿記錄和出入庫手續 ,一般不易出錯 。而在產品分散于各個車間 、班組和各道工序 ,生產過程中還得隨工藝進程不斷產生移動 、交接 ,其保管難度相對較大。企業應當根據單位在產品的特點和工藝流程建立健全在產品保管制度和交接制度 ,交接雙方應在交接憑證上簽字 ,力爭使一張交接憑證隨實物一起在各道工藝流轉 ,以便明確在產品的保管責任 ;②企業是否有在產品的定期盤點制度和內部牽制制度 。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和盤點本企業在產品的難易程度,規定合適的在產品盤點時機 ,到時必須堅持盤點 。在內部牽制方面 ,主要是不應由生產統計人員自行盤點 ,加強車間進出物品的門衛監督,憑證放行 ,嚴禁生產工人在車間干私活和直接面向客戶交接加工件 ;③企業對在產品是否有嚴格的會計記錄 。企業應盡可能在各生產成本明細賬(或產品成本計算單)中 ,根據簽字齊全的交接憑證 ,詳細記錄投產數量 ,轉至下一工序數量及完工數量 ;④企業對產成品與在產品是否規定有明確的劃分標準 ,有無故意將其弄得含混不清 ,以此調節成本利稅水平的情況 。
(2)審查在產品的數量及完工程度 。審查被審企業結賬日在產品數量及其完工程度的確認是否正確 ,是審查在產品成本的關鍵 。因為在產品成本是以在產品的數量及完工程度為基礎 ,再按一定標準計價確定的 。
審查在產品數量的方法,一般可選用以下兩種:
第一 ,實地盤點 。這是審計在產品數量最有效的方法,以此搜集到的審計證據也最有證明力 ,只是受審計投入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只能抽取一部分在產品進行盤點 。抽查盤點的在產品 ,應是正在各個生產步驟中加工的在產品 ,以及抽查審計人員判斷易出差錯的在產品和被審企業自己盤點時盈虧數字較大的在產品 。抽查盤點的時機最好選在廠休日,以便在機器停止轉動 、在產品處于靜止狀態時作認真清點 。
由于被審企業結賬日與實地盤點日是兩個不同的時點 ,在產品在兩時點之間這段時間會發生增減變動。要驗證結賬日某種在產品某道工序的數量是否正確 ,必須以實盤數為基礎 ,采用“調節法”推算 ,公式為:
結賬日在產品應存數=盤點日在產品實存數+結賬日至盤點日轉出數-結賬日至盤點日轉入數
第二 ,通過分析對比 ,判斷在產品數量是否正確 。因為在一個特定的企業 ,若其產量基本穩定 ,則在產品的結存量一般也是大致穩定的 。對這類企業 ,只要結賬日的在產品數量無大起大落 ,一般就可認為在產品記錄是可信的 。
企業有了各道工序期末在產品的數量,還應正確估計在產品的完工程度,才能正確計算在產品成本 。審計人員應注意企業有無故意高估或低估在產品的完工程度的情形 。具體審計方法是了解企業或其主管部門有無各道工序完工程度的規定 ,企業是否按這些規定作實際的計算 ;對于生產周期長的企業 ,在產品的價值隨生產進度逐月變動 ,企業無法作出統一規定 ,而只能按實際投料和投工費的多少來估定 。在這種情況下 ,應結合有關賬簿記錄,查明企業有無任意多估或少估在產品價值的情形 ;對于沒有在產品完工程度規定的企業,為了驗證在產品完工程度的正確性 ,可以實地抽查檢驗各工序在產品的實際完工程度 ,并與賬面完工程度核對,從中驗證有無太大差異 。
(3)審查在產品成本的計算 。首先要注意被審企業所使用的在產品計價方法是否合理 。由于在產品的計價方法有約當產量比例法、定額耗用量比例法 、定額成本法 、原材料成本法和完工產品成本法等 ,企業采用哪一種在產品計價方法要適合企業生產的特點 。例如 ,約當產量比例法主要適用于費用逐步投入而不適用不規則投入情形 ;原材料成本法主要適用于直接材料成本占全部產品成本比重很大 ,各月在產品數量又比較穩定的情況 。若企業有意或無意選用不恰當的計價方法 ,必然造成在產品成本計算不實 。其次 ,要審查有無隨意改變計價方法 ,故意調節成本的情形 。在產品計價方法一經選定 ,就要遵循一貫性原則 ,否則 ,也會造成成本不實 。如一直采用定額成本法計算在產品成本的企業 ,突然改用材料成本法 ,勢必突然縮小在產品成本 ,加大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反之亦然 。最后還應抽查幾種在產品成本的數據計算有無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