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8967367
當前位置:

保險企業財務狀況審計

瀏覽次數:63 時間:18-10-11 21:19

    財務狀況是指企事業單位在某一時期內的經營資金來源和運用 ,以及資產和負債的增減變化狀況 。保險企業財務狀況的審計是:通過對企業的資金 、費用 、保費 、利潤四項指標進行檢查和評價 。

一 、流動資金來源與運用審計

    保險企業的流動資金 ,是保證企業在經營活動個履行經濟補償職能的保險基金 。流動資金審計的內容主要是:金幣資金 、結算資金 、投資資金、外幣資金 。依照保險企業的特點 ,審計流動資金的具體要求:一是審核流動資金的來源是否合理臺法 ;二是流動資金的使用是否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和結算紀律 。如應收保費是否符合分期交費條件 ,對逾期或長期拖欠的應收保費 ,是否查明原因,及時收回或處理 ;有無抽調 、挪用流動資金 ;流動資金的調度安排能否保證業務經營的需要 ;流動資金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 ,會計核算形式和帳務處理是否正確 ,資金利用效益如何 ,有無浪費現象。

二 、保費指標執行情況審計

    保險費是保險企業主要的收入來源 ,保費收入計劃是一項重要的指令性指標。審計時 ,首先 ,檢查人均保費計劃完全程度及其原因 ,客觀評價其對財務狀況的影響 。如考核期不是全年度 ,需將全年計劃按月逐步分解 ,但應考慮到季節的規律性及續保 、加保等因素的影響 。人均保費是一個反映企業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指標,適當控制職工人數 ,積極發展保險業務是提高人均保費的主要途徑 。在考核中,既要考慮保險干部的數量 ,又要分析業務人員與后勤人員的比例 ,使人員增長與保費增長相適應 。其次,應檢查應收保費率指標的完成情況,分析正常的應收保費(結算期間)和超過三個月以上(或愈期)欠費的原因 ,及其對企業資金和財務收入的影響 。

三 、成本指標執行情況審計

    成本的高低是決定企業經營成果好壞的重要因素。定期對成本指標進行考核分析 ,可以客觀準確地反映保險企業的財務狀況 ,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首先考核成本計劃是否符合國家的方針 、政策和企業的現有條件及發展趨勢 ;是否等于平均先進定額 ;其次 ,對綜合費用率與成本率應分別以本期實績 、計劃指標與去年同期及歷史先進水平進行對比分析 ,再次對賠款支出及各項費用開支應按主要險種或費用項目進行分析 ;最后分析成本升降原因 ,找出影響成本率和綜合賠付率的關鍵險種和影響費用率的重點項目 。

四 、利潤指標執行情況審計

    利潤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一個重要方面 。以保險企業來說 ,由于各地經濟條件的不同,利潤絕對額尚不能真實體現本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同時,也由于保險企業經營風險 ,年終還有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等特點 ,利潤計算與其他企業也不同 。在一般情況下 ,實現保費收入越多 ,成本率相應越低 ,體現利潤率相應越高 ;但是 ,如果在費用率不變,其他收支略去不計的條件下 ,賠付率偏高 ,利潤率就無法提高 。為此 ,在分析利潤率高低時 ,還應結合險種結構及其保險費率進行綜合分析 。

cache
Processed in 0.028016 Second.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