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8967367
當前位置:

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瀏覽次數:63 時間:18-10-11 21:17

    通常情況下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企業內部產生的無形資產不確認為無形資產 ,如企業內部產生的品牌 、報刊名等。研究與開發活動發生的費用 ,除了要遵循無形資產確認和初始計量的一般要求外 ,還需要滿足其他特定的條件 ,才能夠確定為一項無形資產 。首先 ,為評價內部產生的無形資產是否滿足確認標準 ,企業應當將資產的形成過程分為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兩部分 ;其次 ,對于開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 ,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 ,才可確認為一項無形資產 。在實務工作中 ,具體劃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 ,以及是否符合資本化的條件 ,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信息予以判斷 。

(一)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劃分

    對于企業自行進行的研究開發項目 ,應當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兩個部分分別進行核算 。

1.研究階段

    研究階段,是指為獲取新的技術和知識等進行的有計劃的調查 ,有關研究活動的例子包括:意于獲取知識而進行的活動 ;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的應用研究 、評價和最終選擇 ;材料 、設備 、產品 、工序、系統或服務替代品的研究 ;以及新的或經改進的材料 、設備 、產品 、工序 、系統或服務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 、設計 、評價和最終選擇等 。研究階段的特點在于:

    (1)計劃性。研究階段是建立在有計劃的調查基礎上 ,即研發項目已經董事會或者相關管理層的批準 ,并著手收集相關資料 、進行市場調查等 。例如 ,某藥品公司為研究開發某藥品經董事會或者相關管理層的批準 ,進行有計劃的收集相關資料 、進行市場調查 、比較市場中相關藥品的藥性 、效用等活動 。

    (2)探索性 。研究階段基本上是探索性的,為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準備,在這一階段不會形成階段性成果。從研究活動的特點看,其研究是否能在未來形成成果 ,即通過開發后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均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因此 ,研究階段的有關支出在發生時,應當予以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

2.開發階段

    開發階段 ,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于某項計劃或設計 ,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 、產品等 。開發活動的例子包括:生產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設計、建造和測試 ;含新技術的工具 、夾具 、模具和沖模的設計;不具有商業性生產經濟規模的試生產設施的設計 、建造和運營 ;新的 、設備 、產品 、工序 、系統或服務所選定的替代品的設計 、建造和測試等 。

開發階段的特點在于:

    (1)具有針對性 。開發階段是建立在研究階段基礎上的 ,因而 ,對項目的開發具有針對性 。

    (2)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較大 。由于開發階段相對于研究階段更進一步 ,且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此時如果企業能夠證明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及相關確認條件 ,所發生的開發支出可資本化 ,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成本。

(二)開發階段有關支出資本化的條件在開發階段,判斷可以將有關支出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條件包括:

    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企業在判斷是否滿足該條件時 ,應以目前階段的成果為基礎 ,說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開發所需的技術條件等已經具備 ,基本上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或其他不確定性 ,企業在判斷時 ,應提供相關的證據和材料 。例如 ,企業已經完成了全部計劃、設計和測試活動 ,這些活動是使資產能夠達到設計規劃書中的功能 、特征和技術所必需的活動 ,或經過專家鑒定等 。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圖開發某項產品或專利技術產品等 ,通常是根據管理當局決定該項研發活動的目的或者意圖所決定的 ,即研發項目形成成果以后 ,是為出售 ,還是為自己使用并從使用中獲得經濟利益 ,應當以管理當局意圖而定 。因此 ,企業的管理當局應能夠說明其持有擬開發無形資產的目的 ,并具有完成該項無形資產開發并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的可能性 。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 ,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 ,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 ,應當證明其有用性作為無形資產確認 ,其基本條件是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 。就其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方式來講 ,如果有關的無形資產在形成以后 ,主要是用于形成新產品或新工藝的 ,企業應對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市場情況進行估計 ,應能夠證明所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 ,并能夠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 ;如果有關的無形資產開發以后主要是用于對外出售的,則企業應能夠證明市場上存在對該類無形資產的需求,開發以后存在外在的市場可以出售并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如果無形資產開發以后 ,不是用于生產產品 ,也不是用于對外出售 ,而是在企業內部使用的 ,則企業應能夠證明在企業內部使用時對企業的有用性 。

    4.有足夠的技術 、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 ,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 ,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這一條件主要包括:(1)為完成該項無形資產開發具有技術上的可靠性 。開發的無形資產并使其形成成果在技術上的可靠性,是繼續開發活動的關鍵 。因此,必須有確鑿證據證明企業繼續開發該項無形資產有足夠的技術支持和技術能力 。(2)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 。財務和其他資源支持是能夠完成該項無形資產開發的經濟基礎 ,因此 ,企業必須能夠證明為完成該項無形資產的開發所需的財務和其他資源 ,是否能夠足以支持完成該項無形資產的開發 。(3)能夠證明企業在開發過程中所需的技術 、財務和其他資源 ,以及企業獲得這些資源的相關計劃等 。如在企業自有資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情況下,是否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資金支持 ,如銀行等金融機構愿意為該無形資產的開發提供所需資金的聲明等來證實 。(4)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以取得收益 。

    5.歸屬于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企業對于開發活動發生的支出應單獨核算 ,如發生的開發人員的工資 、材料費等 ,在企業同時從事多項開發活動的情況下 ,所發生的支出同時用于支持多項開發活動的 ,應按照一定的標準在各項開發活動之間進行分配 ,無法明確分配的 ,應予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不計入開發活動的成本 。

(三)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

1.基本原則

     企業內部研究和開發無形資產,其在研究階段的支出全部費用化 ,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開發階段的支出符合條件的資本化 ,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如果確實無法區分研究階段的支出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將其所發生的研發支出全部費用化 ,計入當期損益 。

 2.具體賬務處理

    (1)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 ,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 ,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 ,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 ,貸記“原材料” 、“銀行存款” 、“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

    (2)企業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 ,應按確定的金額 ,借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 ,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以后發生的研發支出 ,應當比照上述第一條原則進行處理 。

    (3)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 ,應按“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 ,貸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

(四)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

    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的成本 ,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無形資產的取得成本 。如果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 ,應按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無形資產初始成本入賬。

cache
Processed in 0.039729 Second.
m www